目前大多数耐火制品均采用半干法生产制品、隧道窑烧成。制品包括(硅砖)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裂纹是导致其废品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。本文分析了硅砖成品中裂纹的成因,并说明了产品质量的优劣与整个生产过程都有关系,只有全面考察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全部环节,才能从蛛丝马迹中找出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。此经验对其他制品生产也有借鉴作用。
耐火材料在烧成过程中所受环境温度急剧变化的作用,称之为热冲击。在热冲击下,耐火材料内部产生热应力,当其值达到制品的强度极限值时,制品即开裂或断裂。耐火材料是非均质的脆性材料,由于其品金属制品的热膨胀率大、导热率和弹性小以及抗张强度低等,故在烧成过程中易出现裂纹且在热冲击作用下不断扩张,最终发生断裂。然而,在微观结构中存在的微裂纹有提高结构的弹性、减弱热应力、中止已形成裂纹扩展作用。
在制品生产过程中,从原料选择、配料、混练、成型、干燥、装车等,直到烧成产品,每一个环节的不合理都有可能造成裂纹。烧成和成型工艺是影响裂纹产生的最主要的因素,但其他的因素也不容忽视。不合理的烧成制度将导致大量裂纹产生,但在合理烧成制度下的烧成又可检验其他工序是否合理。例如,混练不合理、成型不合理、装车不合理等都将导致各种裂纹的显著增加,这些不合理均可通过烧成检验出来。通常从产品质量的变化来分析哪个工序导致其变化是困难的,如网状裂纹可能是烧成不合理制造成的,也有可能是混练不合理或是原料变化所致,要准确认定某个因素有时非常困难;但反过来了解本工序的变化及其对产品的影响,要相对简单些,从这个角度讲,全员的参与有助于技术人员尽早的了解和掌握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。